“男性化”“女性化”并非天生
作者:惠经职院…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8-05-11

  “男性化”“女性化”的性角色,是由教育方式决定的,如在教养中固执于性别的偏见是危险的。
  男性和女性是被训练出来的  西蒙?波娃的《第二性》中,有一句著名的论断:“女人不是天生的,是被训练出来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女性化”并不是天生的。
  当然,“男性化”也是如此。1935年,文化人类学家马格丽特?米德,通过对新几内亚三个部落的研究比较,明确陈述了这一事实。
  男性气质的女性,女性气质的男性  以农业与狩猎为生的阿拉佩修部落,无论男女,个个都很娴静温和。他们从不与人争执,也不参与任何竞争。小孩子与母亲都有全身的接触,充分享受着母爱成长,同时,也受到其他成人的关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阿拉佩修部落的成年男女,其性格全属文明社会中的“女性气质”。
  与此相反,慕德格摩亚部落的成人,不论男女都很凶暴、猜疑心重、嫉妒心强,并且都带有强烈的攻击性。在斯巴达式严厉的教育模式下,不分男女全都形成了极粗暴的“男性气质”。与以上两者都不同,强布利部落劳动生产女性为主,其他一切也都以女性为主导,男性几乎不受重视。于是,形成了男女气质的颠倒。
  可见,“女性化”、“男性化”的性角色不是先天的,而是由教育方式所决定的,是文化的产物。

  作者:杨惠民 郭瑞增等编著      来源:《30天精通心理学》,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点击数: 收藏本页

学院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马安镇新乐路 邮编:516057

招生办电话:0752-3619806、3619808;就业办电话:0752-3619121、3256789

粤ICP备14003975号-7    备案信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