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教学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和学习。以下为本人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过程中,就"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首先,“任务驱动”教学与传统孤立的知识点式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不同。比如关于powerpoint2003中的插入文本框、图片、艺术字的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不是孤立地介绍各部分的概念、作用和操作方法,而是将所有内容设计为一个具体任务,比如制作贺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制作,实现相关教学内容的掌握。
其次,选择合适的任务类型。任务的类型可分为封闭型任务和开放型任务。封闭型任务是每个学生都应该自主完成的任务,它包含的主要是一些学生没有学过的知识,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这类任务规定了一个较明确的学习目标、任务主题、任务要求和相关资源,多采用个体学习的组织形式,如:插入一幅图形并使文字协调地环绕在它的周围。开放型任务一般需要每个小组学生共同探讨完成,任务完成的结果通常是一个电子信息作品。任务涉及的主要是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允许学生在一个较大的框架范围内自主设计任务类型和任务主题,但此类任务相对较大,应力图控制在适当的时间以内完成教学任务,如:利用powerpoint2003软件制作一个电子作品,要求内容丰富、排版合理、页面美观等。又如:在excel2003教学中,要求学生能使用excel2003软件针对一份完整的数据做一个统计分析报告。
第三,控制课堂教学过程。一般而言,课堂中的教学往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呈现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评价。针对不同的任务类型,具体的教学过程又可作如下细化:
1.相对封闭型任务,在教学中首先应创设情境、引起注意、提出任务;其次让学生共同讨论、分析任务、发现问题;第三,针对问题、明确思路、提示重点;第四,自主探索、领会意图、解决任务;第五,检查结果、发现不足、总结经验。2.相对于开放型任务,应按如下流程:创设情境、引起注意、提出框架;共同讨论、分析框架、进行分组;小组讨论、明确任务、制订方案;自主探索、积极合作、解决任务;作品展示、经验交流、总结提升。作为一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师,应明确任务的类型,从而选择相应的教学过程。
第四、对任务驱动的评论。1、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体作用,是学习和完成任务的主人,教师则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评价、咨询的作用。2、易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一个个知识点的掌握,一个个目标的实现,伴随着学生的一个跟着一个的成就感,学生学习兴趣、自信就油然而生。3、它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等形式,可以促进学生的沟通,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评判、接纳和反思。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的探索精神等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计算机系硬件教研室
林龙健
- 上一篇: 浅谈校园网络建设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 下一篇: 计算机系已完成汽车和电子实验室方案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