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校招生防骗指南
作者:招生办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07-26

    其实,骗子们的手法并不高明,只是急了眼的考生和家长已经没有了冷静的头脑和理性的判断,有病乱求医让他们上当受骗。因此,只要保持冷静,熟悉他们常用的伎俩,骗子就无所遁形了
    一、混淆不同类型办学方式行骗。这是骗子最常用的欺骗手段。目前除普通高等教育外,还有成人高等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骗子故意混淆高考招生与其他学历教育招生的区别,将不够分数线的考生骗到一些院校的远程网络教育班,等考生报到后才知道真相——此类辅导班,只要注册便可入学。

    二、吹嘘自己神通广大进行诈骗。吹嘘掌握招生计划,声称掌握着定向招生计划、高校扩招名额、学校内部指标、自主招生指标等,只要你交钱,即使分数不够也可入学;或谎称可保“专升本”,以此专骗一些分数达不到本科分数线的考生。

三、借军校招地方生名义行骗。一是假冒军事院校高校招生人员。按照规定,军校招生和地方院校招生一样,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二是声称能拿到军校“特招指标”,要家长支付指标费。其实军校与其他高校一样,除收取国家规定的费用外,不会收取考生和家长的任何费用。

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早产”陷阱

    “真是奇怪,高考刚结束,成绩还没有公布,就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到底是怎么回事呀?”6月9日,临猗中学文科高考考生小刘参加完高考回到家,便收到一封由广西一所科技学院寄来的信,信封上醒目地印着“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字样。“通知书”里称,“因为高考成绩优异”,他已被该校“录取”,并说明“请于×月×日前报到”。

    小刘说,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后,他感到奇怪,便给几个高中同学打了电话,结果发现,还有不少同学也收到了 “高考录取通知书”。发出通知书的学校,大部分是给他寄来通知书的那家“高校”,此外还有陕西的“高校”。更加奇怪的是,一名未参加高考的同学也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识破高校招生章程中的诡计
据教育部规定,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招生方案和录取规则等招生信息的法规性条文。教育部早在2002年就发布文件规定,招生院校必须制定招生章程,并在每年5月之前向社会公布。这也是为了规范高等学校的招生行为,保护广大考生的知情权,增强高招的透明度。而且,一旦发生纠纷时,公布的招生章程也是维护考生合法权益的重要武器。

    记者因为做过几次高考及高招的报道,比如高考如何加分、部分高校如何降分录取本校子弟、部属高校生源如何地方化等,经常要对高校的招生章程进行分析研究。令记者感到惊讶的是,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一再强调招生章程的重要性,并规定“必须经高等学校的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招生政策规定进行审核备案”,但从各高校最近几年公布的招生章程来看,问题仍然很多。

高招骗局中的五枚烟幕弹

    招生诈骗形形色色,但利用家长对招生政策一知半解,故意曲解现行政策,甚至纯粹编造政策,是所有高招骗子的共同伎俩。他们往往会抛出“计划外指标”、“定向生”、“点招”、“议价生”、“自主招生”等一堆名词,弄得家长云里雾里,难辨真假。

    诈骗分子常用的烟幕弹有哪些?相应的国家政策是怎样的?如何避免上当受骗?记者就此采访了吉林省部分高校的招办人士,请他们为家长指点迷津
坚决抵制招生中介

    招生中介是高招诈骗的主力军,他们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大多牙尖嘴利,利用家长想给孩子找个好学校的心理实施诈骗。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认清他们的嘴脸,也要谨记,所有高招中介都是非法的,要坚决予以抵制。
招生中介的六大骗术

    “其实这是骗子利用了学生家长迫切想给孩子找个好学校的心理,通过一些手段联系上一些落榜学生家长,提供一些学校的假招生简章,然后再提供自己的假身份。而学生家长在这种情况下,脑子里想的是怎么能抓住这个机会,让孩子能上大学,从而失去了警惕性,不会想到去核实对方的真实身份。最终钱被骗子骗走,孩子大学却没有读成。”警方说,今年为了防止这种诈骗案件,我省一些地方已经向学生家长发送了预警信息。

望子成龙心急遇骗子 花钱买学不可信

    去年,山东省的小红参加了高考,可是成绩不太理想。后来,小红的妈妈通过亲戚了解到,天津人孙新能“办”国家统招一类或者二类的本科大学,便通过电话与孙新取得联系,并分两次将14万元汇到孙新提供的银行卡账号上。然而,上学的事最终没有办成,孙新仅退还了5万元。后经法院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孙新在2009年底前,分3次返还小红妈妈9万元。

    法官指出,国家高考招生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有着严格的程序及规范。案件中,原被告都有侵害我国教育制度公平性的行为,如果这种行为的目的实现,将侵害其他公民平等享有高等教育的权利。

揭密5起招生诈骗案 谨记6点绕过招生陷阱

谎称“招办主任”交钱即可入学

    董某,现年31岁,辽宁人,原是武汉某信息文化有限公司职员,认识一些从事过招生工作的人 ,2004年底,董某认识了在湖北大学工作的王某,他自称是“省高校招生办公室九室副主任”,并凭着自己此前了解到的招生信息侃侃而谈,很快骗取了王某的信任。2005年高考后,很多亲戚朋友、学生家长找到王某,希望通过“走后门”上大学。王某明确告知,湖北大学招生政策明确,也不可能弄到指标,但有些家长仍不死心,再三向王某打听。这时,王某想起了董某,便电话咨询董某,看能不能解决一些。

高考录取防骗的“十大黄金原则”

    据了解,近年来高校招生录取期间,一些招生中介诈骗活动猖獗,非法骗取考生钱财。今天,招考办列出高考录取防骗“十条”,提醒考生和家长擦亮眼睛,不给任何中介诈骗分子以可乘之机。

    一、是高校招生不会委托任何中介和个人;

    二、是高校招生不会向考生收取与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

    三、是所有保送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自主选拔录取考生等各种特殊类型的考生资格事先须经公示,录取后均会在省招办和高校招生信息网上公示;

    四、是不存在公布计划以外的所谓“内部指标”或“计划外招生”;

五、是没有经省考试院和招生院校办理录取手续的属于虚假录取;

    六、是经教育部批准的本科自主招生院校共有59所,其录取结果要通过招考部门发布;

    七、是报考军队院校及地方高校国防生的考生必须参加文化课统考和全省统一组织的面试体检,以网上公布的录取结果为准;

    八、是普通高校所举办的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等招生形式和招生范围,不属于普通高考录取范畴;

    九、是注意识别录取信息的真伪,严防被部分独立学院、民办高校违规招生和中介诈骗分子乱发的假录取通知书所迷惑;

    十、是被录取的新生在本校及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学籍注册网上可查到自己是否已具有学籍。

                   
                                                               学院招生办
                                                             2009年7月26日

点击数: 收藏本页

学院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马安镇新乐路 邮编:516057

招生办电话:0752-3619806、3619808;就业办电话:0752-3619121、3256789

粤ICP备14003975号-7    备案信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