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网站!学校主页
被忽视的隐患: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背后
日期:2021-12-24  发布人:  浏览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室爆燃事故背后,高校实验室管理再度引发关注。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其原因是淡漠的安全意识、简陋的硬件环境、滞后的保障制度,以及永远在抢进度出成果的科研压力。

  尽管高校和主管部门普遍有完整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很多操作规范都是拿血换来的”,也对相关实验人员设置有准入制度,但实际操作中,安全员配备不足,以及“赶进度”带来的科研压力,也使得部分高校实验室存在管理粗放、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多位科研人员指出,保障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是科研环境里的安全意识观念问题。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锐认为,高校的科研工作和安全工作绝不可剥离开来,需要建立高校安全管控机制,同时从制度上为年轻科研人员提供充足的安全保障。

  频繁拉响的警报

  2021年10月2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一实验室发生爆燃,共造成2人死亡,9人受伤。据南京消防通报,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目前,现场救援工作已全部结束。

  这已经是今年以来,公开报道的至少第四起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3月31日,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一实验室发生爆炸,一名研究生当场死亡;7月13日,南方科技大学某实验室发生火情,一名博士后实验人员头发着火,被诊断为轻微烧伤;7月27日,中山大学药学院某实验室博士生冲洗烧瓶时发生炸裂,玻璃碎片刺破手臂动脉血管,幸无生命危险。

  实际上,在国家乃至学校层面,对于实验室运行的管理与运行均有严格规定。

  新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室安全手册》显示,按照规定,实验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应参加相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通过考核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学习和工作;若从事特种设备作业和特种作业,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从业资质后才能从事相关工作。实验人员应认真遵守学校及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并做好安全防护。

  此外,学生应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验研究,不得单独从事易燃、易爆、高压、有毒、有害等危险性实验。

  2019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实验室体量大、种类多、安全隐患分布广,包括危险化学品、生物、易制毒制爆材料等,重大危险源和人员相对集中,安全风险具有累加效应。意见要求构建学校、二级单位、实验室三级联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验室对所开展的教学科研活动要进行风险评估等。

  教育部曾于2019年发文要求增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

  新京报记者获悉,针对风险相对较高的危险实验和过夜实验,高校实验室普遍设置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在开展实验之前需要严格申报,并报经安全员、导师、主管领导审批。

  关于实验中所需的危化品存放,教育部办公厅在2013年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指出,高校需要制定并完善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保管、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严格分库、分类存放,严禁混放、混装,做到规范操作、相互监督。此外,还要建立购置管理的规范,对使用情况和存量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使各类危险化学品在整个使用周期中处于受控状态,建立从请购、领用、使用、回收、销毁的全过程的记录和控制制度,确保物品台账与使用登记账、库存物资之间的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对于危化品的日常巡查管理,教育部上述通知要求各高校,“对涉及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的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排查,堵塞漏洞,排除隐患,确保安全,并要有针对性地建立事故应急预案。”

  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事故为例,有消息称,事故或系操作粉末冶金实验时铝镁粉爆燃,新京报记者据此多次联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未获回应。

  北京一所高校的一名工学博士指出,“爆燃”与“爆炸”有所区别。理论上,可燃气体或粉尘(如面粉)与空气的混合都有可能引发“爆燃”。但发生事故的是一间化学实验室,因此,事故原因大概率是实验用的可燃气体泄漏,或实验中释放大量可燃气体,使室内达到一定浓度,最终被点燃引发事故。

  一家科研院所的化学博士告诉新京报记者,按照日常操作规范开展这样的实验,首先要做好防爆措施,实验装置和仪器对于反应体系要达到一定的防护性能要求;其次,对于开展涉及高温高压或者易燃易爆试剂的危险实验的场所,要检查附近有无可燃物或容易发生次生危害的物品,实验人员要穿着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爆面罩、防静电手套等。

  其表示,针对这类有风险的实验,首要原则是规避化解风险。如果不得不开展,应严谨对待,开展前应充分进行风险评估和制定完备的应急预案,采用检验合格的实验仪器和装置,实验人员要经过严格培训并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

  “我们理工科大学最怕的就是这种事情。”江苏一所高校的行政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其所在的高校近日启动校园安全防控智能平台,依托校园安全防控智能平台实现数据化管理,聚焦实验室及危化品安全、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做到监管排查全覆盖。今年起,学校还安排了安全人员值班,确保实验室管理处每天都有人在岗值班。

  被忽视的规范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背后,是专业人员的缺乏、安全意识的淡薄、硬件环境的亟待提升和科研人员保障制度的缺失。

  对于高校来说,对实验室安全的控制主要从硬件条件和准入制度方面体现。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图方便,不按规定流程申请的情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届的毕业生方晨(化名)证实,学校规定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实验室安全考试,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考试并不难,“跟考驾校科目一差不多。”

  方晨告诉新京报记者,读到研究生才会接触到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读研后需要独立操作实验,导师只是起到指导作用,有时研究生还会带着本科生做实验。尽管从理论上来说,在进行实验前,尤其是涉及制毒制爆物品的实验需要向管理员申请,并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但实际上很难严格执行。

  上述说法得到多位在校生和毕业生的证实。另一位毕业生张明(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读研之后,几乎所有时间都泡在实验室,“不断调材料,不断实验验证”,因此不会每次都走申请流程,尤其赶上毕业补实验,“还是以方便为主”。

  在专职安全保障人员方面,高校实验室的配备普遍不足。按照相关规定,实验开展前需要经过安全员的审批,但并未强制要求安全员对每一个实验都要进行实时监督。其原因既有资金压力,也与高校实验室涉及学科复杂等特性相关。

  北京某教育部直属高校化学学院博士后李天卿,曾就职于北京一家生物制药公司。据其介绍,公司配有专职的安全员,在一次做剧毒物实验时,安全员在李天卿身后监督三四个小时。

  在李天卿看来,这在高校很难实现,除资金问题外,不同的实验室实验内容区别较大,专职安全员并不容易培训,且掌握这方面专业技术的人员,很难被安排在安全员岗位上。“高校很多安全员由老师兼职,但这些老师也有他的科研压力。”李天卿说。

  安全意识缺失也是一大问题。多位知名院校科研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仍在于实验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在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定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事故都可避免。

  李天卿告诉新京报记者,包括其所在高校在内的北京很多高校,休息室与实验室都在一起,“电脑也都放在旁边办公,很多青年老师争取不到更大的空间”。李天卿认为,这使得进实验室严格穿戴实验服、护目镜、严禁携带零食等规定,在高校很难落实,“也是有一些隐患的”。

  成都某985高校青年教师陈逸风告诉新京报记者,尽管导师也会对实验室安全操作进行口头叮嘱,但很难说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安全标准的制度是缺乏的。”陈逸风透露,国内高校几乎都有安全操作规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落实”,“就比如导师如果出差了,这个实验是不是就不做了?”

  此外,硬件条件也对实验室的安全保障产生影响。一篇发表于2019年的论文《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天津市市属普通高校为例》曾指出,实验室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包括实验室硬件设施条件不足,房屋老旧、面积不足,水电线路老化,通风排气系统效果差,化学品存储库房需要改造,监控报警装置需要更新等硬件设施问题;实验室安全队伍建设需要加强,目前各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以兼职为主,专业化水平、专业技能、精力投入难以满足实验室安全工作需求;受到教学、科研及学生流动的影响,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仍有待加强。

  2019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高校应当加强安全物质保障,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器材,建立能够保障实验人员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加强安全队伍建设,配备充足的专职安全人员,并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持续开展安全教育等意见。

  “很多操作规范都是拿血换来的”

  高校实验室事故频发背后,是现行科研体制下,年轻的教师及研究生均面临较大的压力,因此存在赶进度、日常管理流于粗放的情况。

  一篇2014年发表于《实验技术与管理》上的论文《100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也证明了上述说法。论文通过对2001-2013年6月100起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实验室事故分析,发现就事故数而言,因违反操作规程或误操作引发的事故最多,占事故总数的27%。

  论文显示,就事故数而言,因违反操作规程或误操作引发的事故最多,占事故总数的27%。

  在陈逸风看来,中国高校实验室安全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归根结底仍然是安全意识观念淡薄,这需要能够落实的制度加以规范和约束。他回忆起自己在国外高校读博的经历,印象最深的是每年都会举办针对全系的实验室安全教育研讨会,上至系主任,下至本科生助研,只要有进实验室的机会,就都要参加。系里有专人不定期总结学生实验中事无巨细的事故,以邮件形式发送给所有人,“我们经常收到一茬茬的邮件,有多少案子就发多少邮件。”如果学生操作不规范,作为本科生助教会被问责。

  “新手会觉得不少规范很多余,但很多操作规范都是拿血换来的,前人吃过亏”,李天卿说,比如在生物和化学实验中,常需要使用注射器。有实验人员操作时,常常一手拿注射器,一手拿针帽,但规范操作应把针帽放在桌上。

  中科院某研究所博士张学侯介绍说,穿实验服、戴护目镜是化学实验室的共识。按照其所在研究所的规定,在穿有实验服的情况下,仍要求一年四季的实验过程中,穿长裤、长袖,防止试剂泼溅。

  张学侯说,研究所还在原有的规章制度基础上,出台奖惩措施。不同程度的违规行为,对应扣罚工资、通报批评和取消评奖评优等惩罚。其中在实验室戴耳机听音乐,属于严重违规行为。

  此外,针对风险相对较高的危险实验和过夜实验,都需要严格申报,经安全员、导师、主管领导审批通过后才可开展。“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会把风险化解掉。一个是放在白天去做,另一个是更改为更安全的反应条件与剂量,让它变成低风险或没有风险的实验”,张学侯说,针对高温高压等实验,还需经过专门培训,在教师认定学生掌握后才能开展。且在获批实验后,需告知实验室内同学,该有风险的反应可能产生哪些后果,实验者将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赶进度”也间接导致了实验室安全警报频频拉响。例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此次爆燃事故即发生在周末,在外人看来属于“加班”,但在学生张明看来,休息日做实验不是太稀罕的事情,“周末是要休息一天的”,但是如果导师要赶进度,也有学生周末会加班。“往往多个组的研究生需要轮流用一套设备”,张明说,在周末做实验的人少,因此会“更自由一些”。

  这并非是某一所高校的特例。陈逸风告诉新京报记者,高校以论文数量和科研成果论英雄,年轻教师面临科研压力,由学生来完成的实验,构成科研“竞赛”最庞大的基石。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锐认为,随着我国科技发展,不少实验内容将涉及创新和探索,不像以前参考欧美文献,做一些成熟和安全的实验,“一些未知领域的问题和风险一定会产生,会成为趋势。”

  黄锐建议,高校在追求新的创新点时,要有安全方面的知识和培训作为支撑;建立高校安全管控机制,尤其集中对危险源的管控,对创新过程中的危险物质和危险能量,进行风险辨识;重视物质反应过程,评估能量转化的风险。

  另外,从制度上也需要给到年轻科研人员足够的安全感,确保制度有效和落地。西安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安全与应急管理方向带头人、陕西省应急管理学会副理事长田水承说,可以给学生购买保险,“不仅仅是出了事,赔点钱,这也是对学生提前注意安全的提醒。”

【加入收藏】